双滦区国税局根据区域产业实际,结合精准扶贫计划,落实涉税“三农”政策,积极引导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找准三个角色,强化政策宣传。一是做好政策讲解员。联合地税局开展宣讲会,面向辖区偏桥子1镇11村“两委”成员及经营户就涉农税收政策集中宣讲,将税收政策转化为浅显易懂的案例,确保讲得清、听得懂,解答 “农民股东”关心的涉税问题,接受咨询40余次。二是做好政策宣传员。深入6户养殖大户开展上门纳税服务,发送印有办税服务厅二维码的税收宣传品50余套;结合扶贫工作,安排驻村干部及分局人员发放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文件,详细介绍注册登记、账簿凭证管理和减免税、纳税申报、发票领用等业务流程;通过微信、纳税服务QQ群、办税大厅、乡镇政策宣传栏等渠道,利用村委换届、村民赶集日等人流密集时间节点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三是做好政策辅导员。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人员文化程度偏低、财务知识匮乏的普遍情况,安排专人辅导,按财务会计制度设置账簿,提高核算水平和自主办税能力;对新开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涉税告知书,明确权利和义务,全力消除涉税盲区。
二、确保三个到位,规范税收管理。一是基础数据管理到位。及时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信息交换,确保税源管理到位;对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业务并责令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及时组织实地核查,对查无下落且确实无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认定为非正常户,并于次月进行公告,对列为非正常户超过3个月的,宣布登记证件失效;对违规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以案说法,广泛宣传,提高纳税人遵从度。二是涉税风险防范到位。结合合作社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做好发票种类、限额、数量等方面的监管审核,依据评估生产能力控制发票供应量;建立减免税管理台账,动态记录、跟踪管理,详细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纳税申报、发票使用等情况;针对催报催缴工作,在每个征期结束之前,及时电话、微信、QQ提醒,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实现规范发展。三是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通过举办税收优惠政策和财务管理培训班,帮助符合政策规定的合作社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最大限度利用好增值税起征点、农产品免税等优惠政策。截至8月底,已办理农业合作社减免税40余万元。
三、把握三个方向,提供优质服务。一是纳税服务联系人制度提供“一对一”服务。为每户初具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分配一名税务干部作为纳税服务联系人,负责纳税咨询及办税服务等问题的沟通和协调;提醒按期办理申报、缴税等涉税事项;收集合理化建议,解答纳税人问题。二是精准扶贫变身发展参谋。发挥国税部门信息优势,主动牵线搭桥,帮助合作社与相关企业联系沟通,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企农互动发展模式,建立长期供销关系。三是诉求响应机制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上门走访、电话回访、微信群交流等形式,收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诉求,利用实地核查、日常巡查和开展扶贫工作的时机,了解纳税人脱贫产业发展中的涉税需求,征求意见建议,归纳梳理分析,及时响应,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
编辑:石晨曦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