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L135026/2022-36618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双滦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2-08-11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尊敬的王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关于大力推动我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返贫。一是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教育资助1556人次、105.45万元;大病专项集中救治148人;健全完善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率100%;投资300余万元,实施2022年度农村饮水改善提升项目,惠及5个镇6个行政村,已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60%。二是强化帮扶政策落实落细。继续落实“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渐退期”等政策,全区现有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1711人,共发放保障金近600万元;依托户用光伏和公益岗位等产业就业帮扶项目带动全区脱贫户年均增收近2300元。办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户、贷款金额5万元。三是坚持常态化防返贫监测帮扶。对全区农村人口开展集中排查,6个镇63个村共排查23193户次、73465人次,新纳入防贫监测对象17户46人,全区无新增致贫返贫人口。四是完善项目衔接机制。大力谋划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南瓜深加工、户用光伏、伊逊山泉利益联结等产业帮扶项目5个,产业就业帮扶措施7个,带动全区脱贫户户均增收2300元;完成入库项目14个,投入各级衔接资金878万元,资金支出率85%。
二、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产业振兴。一是抓好重要农产品保障。圆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6万亩、大豆播种面积0.06万亩的春耕生产任务;扎实开展耕地撂荒整治专项行动,加强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及“大棚房”问题排查,全区无新增上述情况。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实施“扶龙行动”,大力扶持1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累计实现销售额7800余万元;开展“一镇一特”全产业链培育,偏桥子镇“凤茹葡萄”“白色恋人草莓”、西地镇“民訫小米”“铁把香瓜”、陈栅子镇“富润绿禾系列鸡蛋”等“一镇一特”产业链逐步形成;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4家;创建省级农业创新驿站2个;神洲药业、承德北望农业等9家入驻“承德山水”品牌运营平台,实现销售收入3400万元。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年内实施总投资6.8亿元的农业重点项目6个,山谷田园项目建成投用,其他项目正有序推进。鼓励引导优秀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全区“两品一标”认证企业达3家,获得绿色食品证书4件。
三、加快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振兴。一是强化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区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成立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区委统领全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体系。二是加大本土人才回引力度。按在校大学生就读高校、年级分类进行汇总,建立在校大学生人才库,共收集在校大学生信息1452人,其中本科生在读894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9人,有回区就业意向的636人,为吸引大学生返乡工作奠定良好的数据支撑。三是充分发挥柔性引才效应。立足区内实际,将“柔性引进”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要方式方法,打好引才“组合拳”,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截至目前,共柔性引进规划设计、农业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40人。
四、大力涵养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一是持续推进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全区6个镇综合文化站、63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鼎盛元宝街几何书店、鼎盛书画院书屋、图书馆涵雨分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陆续建成投用,完成区文化馆总分馆多媒体远程视频互动平台建设,实现与10个基层分馆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二是持续开展普惠化文体活动。组织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文化进万家”文艺展演、非遗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72场次,参与演员2284人,惠及群众5.3万余人;开办文化艺术培训30期,参加培训1039人,扶持文艺队伍10支,创作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文艺作品550个,在区第六小学、偏桥子镇小学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城乡居民办理文化旅游惠民卡(券)1.15万张。
五、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推动生态振兴。一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区耕地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做好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回收率达93.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64%;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配率达到100%。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农村公厕8座、旅游公厕2座,改造户厕491座。全力推进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工作,共排查农村户厕16733座,发现问题户厕1894座,排查农村公厕249座,发现问题公厕109座,现已全部完成整改。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积存农村垃圾、杂草等7.5万立方米,栽植各类树木花卉28.8万株,建成“小三园”30余个,硬化道路7.1万平方米,绿化“三边”57.5亩,创建美丽庭院462户、精品庭院118户。三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大贵口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全面完成,治理面积4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7000亩,超额完成市级任务。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各级河长巡河率达100%;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垃圾1160吨,整改河湖“四乱”问题2个;强化地下水超采问题治理,严格地下水管控,排查漏登漏报取水井57眼,关停违法违规取水井6眼。
六、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组织振兴。一是筑牢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着力推选一批懂农业、善经营、爱农村、有魄力的人进入村班子,村党组织书记中本地致富带头人占比82.5%。强化村“两委”干部监督管理,制定《关于深化农村“领头羊”工程 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管理监督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推动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奉公。开展乡村振兴村干部专题培训,采取“线上+线下”“授课+考试”、擂台赛、“导师帮带”等多元教育形式,对280名村“两委”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探索党员分类管理,以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和党员能力特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划分党小组,形成了“乡村振兴任务+党小组+包联户”的清单式包联机制。创新实施“一村一名党课教员”,推出“庭院党课”“项目一线党课”“田间党课”“情景式党课”,让党课更加接地气、有活力、入人心。创新制定《关于加强在农村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的意见》,注重优先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青年人才吸纳为党员,为农村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三是深化乡村治理。以“一员三长、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为核心,推进党建、综治、城管、维稳、应急、社保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建立“网格—小组—村—镇”社会服务管理事项闭环运行机制,打造农村治理“一张网”,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探索构建了农村社区“一核统领、四方联动、三治融合、城乡一体的“1431”治理模式,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全区6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占比达95.24%;对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3个村,建立区级领导包联机制,实施专项“脱困”计划,预计年底收入均能超过5万元。达连坑村、二兴营村、南塔子沟村、西地村、肖店村、前营村等6个村被省农业农村厅列入“首批全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七、高标准推进大贵口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一是建强指挥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了领导小组,区委书记每日总体调度,政府区长带队一线盯办,组建督查专班,建立日督查、日报告、日通报制度,实施台账式、清单化动态跟踪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取得实效。成立了农村党建、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10个工作专班,全部由区级领导牵头负责,积极协调项目建设单位,配足配强施工队伍,保障各项建设工作按照既定目标高质高效推进。区级领导带队赴德胜村、骆驼湾等总书记视察过的示范村考察学习,充分汲取先进经验,高标准编制“1+6”规划体系,配套制定22个推进方案,确保村庄设计精致细腻、工作推进有力有序。二是坚持产业为重,促进富民增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山谷田园”项目,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32个,通过科技赋能、基础提升、品种改良“三轮驱动”,实现产品质量、效益、品牌“三个提升”,打造集休闲旅游、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田园综合体。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丰富生态观光、特色旅居、亲子研学等功能,莲花山景区已成功获评3A级,“山谷人家”系列民宿、山谷餐厅、“妈妈的芳草居”等民宿、餐饮项目相继建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借力信息技术和物流优势,整合村内特色农产品资源,山谷市集电商平台已全面直播,山谷市集天猫旗舰店上线运营,线上销售累计销售本地农产品600万元以上。努力打造集农业科技展示、休闲旅游、特色餐饮、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嘉年华,将其作为三产融合的龙头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积极推动大贵口精品果蔬包装厂建设,线下生产、包装分拣、线上销售、物流运输的一条龙产业链已见雏形。三是聚焦村景一体,建设美好家园。完善基础设施,采取“上级争一点、财政补一点、社会帮一点、村民出一点”的模式,大力推广农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空气源热泵”取暖改造,完善村庄路网,完成大贵口村“水电路讯”工程,村民幸福感、舒适度大幅提升。提升乡村颜值,坚持尊重村民意愿,不搞大拆大建,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清洁小流域治理、旱河尾水湿地净化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周边植树造林、山体植被恢复和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积极开展大贵口村户内卫生整治,评选最美庭院30户,新建5个游园、3个停车场、2个广场,打造清新闲适美丽家园。优化公共服务,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成大贵口村卫生室功能完善提升,高标准新建大贵口幼儿园,扩建党群服务中心,新增互助幸福院、爱心食堂等功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四是坚持党建为基,激发内生动力。筑牢基层堡垒,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动员返乡能人孙禹任村副书记,配备年轻力量,提升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进一步完善“5+8”村级组织治理架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成立了8个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将全村36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划分为红莓先锋、勇闯天涯和留守田园3个党小组,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争当发展先锋,争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实施全体党员亮牌承诺示范、“双评双排”管理、“红色网格”全面覆盖村级事务,推动实现“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良好氛围。做好群众工作,统筹开展“感党恩、跟党走、振兴大贵口”党员群众素质提升系列培训,召开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50次,选派60名干部包组联户、宣传发动,建立村民品行“红黑榜”,切实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加强基层治理,坚持村里的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干,创新实行“积分定信、奖励用信、全民争信”的“三信”机制,省委倪书记调研大贵口村时,给予了充分肯定,评选良好信用户15户,营造乡村诚信文化。搭建全市首家数字乡村平台,提升智慧治理水平。
2022年8月10日
区级主管领导签字:
承办单位领导签字:
联系人及电话:
抄报: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
抄送:(协办单位)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