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L135011/2024-36366 |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发布机构: 双滦区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日期: 2024-06-18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董瑞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助力我市碳达峰试点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校开展绿色低碳教育的意义在于加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同时,推行绿色低碳教育,开展校园低碳节约课程,重点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环保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培养伴随学生一生的良好习惯。以下是我区学校的一些做法:
一、开展主题宣传教育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显示屏、微信群、美篇、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时机,进行绿色低碳教育宣讲,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二、做好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各学校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每学期至少2课时,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校园实践活动,编印生活垃圾分类教材或读本。实现了垃圾分类进教室、进教材、进课堂,培养一代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二)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融入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中。今年先后组织120余名师生进入双滦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教中心实地参观学习,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组织专家进入18所中小学校进行宣讲活动,参与学生3500余人。组建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或志愿者团队14支,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环保小卫士”、“生活垃圾分类流动红旗班”等评选活动10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和“践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演讲比赛3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并积极带动家长参与其中,大力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互动实践活动。目前双滦区第四小学、双滦区第五小学和承德市第四中学被评选为双滦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
三、做好“绿色校园”创建工作
根据《河北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实施办法》要求,区教育和体育局在全区学校、幼儿园开展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各学校(幼儿园)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板报、宣传栏、LED电子屏、创做手抄报、征文等形式向师生宣传“绿色学校”创建理念,让“绿色”观念入脑、入心。结合校园文化,利用展板等形式宣传“绿色学校”教育理念。并在校园内开设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如花园、果园、种植园等,双滦区共有17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实践活动,用“绿色”美化、优化教育环境,达到“绿色”教育、“绿色”创建目的。
2024年至今共开展相关活动9次,包括讲座、研讨会、实地考察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师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经过学校(幼儿园)落实各项活动、积累档案、认真申报,截至目前,有15所学校获得“绿色学校”荣誉称号,其中,省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学校”6所;区级“绿色学校”7所。
四、大力推广“光盘行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粮、节粮的良好习惯,双滦区教体局结合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常态化的开展了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将光盘行动“六步曲”融入学校师生一日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收到了良好效果。“光盘行动”继承与发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践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学校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师生的环保行动能力得到了培养,学校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在教育系统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广绿色教学理念、优化校园环境、强化政策引导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绿色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绿色低碳教育工作,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回复能够得到您的满意。
2024年6月18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