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L135026/2024-36243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双滦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06-25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1号提案的答复
2024-06-2514时39分 浏览次数:

王冬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动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

牢牢抓住“促增产、提效能、严监管”三个关键,确保城乡居民吃得全面、吃得营养、吃得放心。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完成市级下达我区粮食播种面积4.3万亩、产量1.54万吨的春耕备播任务。为满足全区春耕需求,加强物资储备,储备优质种子130吨、化肥850吨、农家肥2万方、农膜240吨、农药3.1吨,对全区18家农资销售点开展联合督导检查30余人次,确保各类农用物资储备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合理。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全区52名农业技术人员作用,组织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草莓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补贴和粮食作物春夏田管等相关内容培训8场次,培训农民200人次;开展粮油单产提升示范行动,建设玉米高产示范田200亩,目前苗情良好。三是严把“质量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纸质410张,电子合格证127张,附证上市农产品740吨完成自检541批次,向市送检104个,检测合格率为100%。四是筑牢防疫屏障。全面做好非洲猪瘟产地检疫及无害化处理工作,排查生猪养殖场户210户,禁用“空壳猪场”36户,产地检疫9318头,羊467只,“瘦肉精”抽检1100头份,监测合格率100%。全面完成春季集中免疫任务,免疫家禽禽流感1.7万只口蹄疫免疫4.3万头布病1.9万只小反刍兽疫0.8万只。

二、突出重点项目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持续提质

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全农业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坚持大抓项目。年实施重点项目4个。农业嘉年华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计划投资1亿元正与实施主体对接合作协议等前期工作内容新水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年计划总投资0.13亿目前正在进行蓄水池选址工作双滦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总投资2.4亿元,年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设计纳百草莓育苗示范种植项目,总投资0.12亿元,项目实施方案已制定经市评审通过待省通过,规划设计已完成。二是培育特色产业。计划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推进大贵口村农业产业与科技文旅融合、单塔子村精品花卉示范园、小三岔口村“鱼菜共作”零碳生态种养循环产业、宫后村果蔬种植基地等项目建设,全力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投省级资金50万元,扶持净菜产业发展,正在进行设备采购,预计三季度试投产。三是做响农业品牌。有序推动双滦优质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神洲药业、伊逊山泉等9家企业成功入驻“承德山水”品牌运营平台,4家入驻“承德山水”平台企业完成续签入驻协议。全区现有绿色有机名特优农产品11个,种植面积2700余亩。

三、有序推进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升级

加快乡村建设和乡村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一是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制定了《2024年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实施方案》双滦区农村人居环境“大 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双滦区农村人居环境“清脏治乱”攻坚周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确保工作落地落实。“大排查、大整治”期间,共投入资金92.6万元,出动机械498台次,出动人员843人次,累计发现各类问题308处,已全部清理完毕,共清理积存垃圾6.4万立方米,日常生活垃圾3.5万立方米,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6.5立方米。二是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监管并重,累计改造农村户厕6288座、建设改造农村公厕253座,建设大型粪污处理站1座、粪污转运站4座、购置抽粪车14辆;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公厕管护等五项机制并高效运行2024年农村厕所改造任务公厕12座户厕100座,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三是积极拓宽资金渠道,逐步补齐短板。坚持从补齐农业产业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入手,多渠道筹措资金,科学制定实施计划、统筹推进实施。利用衔接251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1个,进行村内道路修复9581平方米,新安太阳能路灯275盏,新建公厕2座。四是积极谋划超长期国债项目。计划投资约14552万元,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街道硬化15.29万平方米、栽种各类树木4430棵、停车场1000平方米、“三园”建设9359 平方米;新建太阳能路灯2831盏、维修太阳能路灯430盏;新建污水管网39040米、新建公厕7座等项目。积极引导农户投工投劳,采取群众自建、政府补助等多种工作推进方式,合理保障工程建设实施。

四、聚力活权赋能,农村各项改革持续深化

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开展农村三资整治。积极推进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双滦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目标,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高效推进。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业务培训1期,培训40余人,提高镇、村“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各村“三资”审计监督,今年计划完成26个村的审计工作。二是抓好宅基地管理与改革。起草了《双滦区宅基地管理办法》,全力推进全省农村宅基地审批(基准版)系统试点工作,全面完善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利用农村的农家院、特色小院等,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现有满足吃住条件的农家院、特色小院和民宿共计4家,日接待能力53人。三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5个,安排中央资金200万元、省级资金50万元,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2.5万元以上。截至第一季度末,我区10万元以上的村达14个,占全区总村数22%。上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2件,收集上报媒体刊发信息20条。四是加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全区共有农民合作社411家,家庭农场152家,上半年增加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6家,目前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形成了以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五、聚焦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严格落实“早、宽、简、实”要求,狠抓排查识别、要素评估等重点环节,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一是强化动态监测。完善“自主申报、基层排查、部门筛查”预警方式,全面开展农户风险排查,核实预警信息1881条,新纳监测对3户12人。动态调整“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分类落实产业、就业、资产收益分红等帮扶措施,直至风险稳定消除。截至目前,已有2245人稳定消除风险。是落实政策保障。统筹整合资源、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3+1”保障提质提效;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动态排查,排查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66户,无新增危房;对全区57处集中供水设备进行更新维护,惠及群众6万余人,家庭医生签约率、大病专项集中救治率始终保持100%是强化产业就业帮扶。依托农业产业与科技文旅融合、草莓分拣包装车间、果蔬大棚等产业项目,2024年预计资产收益分红120余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135元;实施大贵口村农业产业与科技文旅融合二期、杨泉子村农旅产业融合等资产收益项目4个,预计增加收益分红36万余元。申报公益岗位113个,安排交通补助、公益岗等资金38.9万元四是强化金融扶持。持续落实防贫保险机制,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全区脱贫户、防贫监测对象等特定群体缴纳防贫保险,增加增收保障;持续落实取暖补贴政策,继续为全区脱贫户、防贫监测户冬季取暖进行补贴,补贴资金150万元。

 

 

(印章)

2024620

 

 

领导签发:

联系人及电话:于福龙 0314-8215299

抄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