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湛营村水库边迎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生命教育课。双滦区第四小学的学生们齐聚现场,在蓝天救援队专业指导下,沉浸式学习防溺水自救互救技能,为即将到来的暑期筑牢安全堤坝。西地乡主管安全领导、区教体局安稳办负责人、医护人员、第四小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及部分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市区电视台全程记录报道。
蓝天救援队员以水域为天然课堂,现场拆解溺水求生关键:
智慧自救:意外落水如何冷静控制呼吸、利用漂浮物求生?救援队员亲身示范正确姿势,同时尖锐指出盲目挣扎、手脚乱蹬等常见自救误区;
科学他救:“叫叫伸抛划”五字救援法则被反复强调——先大声呼救、立即拨打120及110、利用延伸物或抛投救生设备施救,绝不贸然下水;
装备实操:救生圈快速投掷、救生衣规范穿戴、救援抛绳精准使用,甚至如何利用身边物品制作简易浮具,队员手把手传授实用技巧。
理论即刻转化为实践。在医护人员严密监护下,学生们围在急救假人旁,轮流体验心肺复苏的黄金操作。“手臂要直,按压要有力!”医护人员的指导声中,孩子们神情专注,动作从生涩逐渐变得有模有样。每一次规范按压,都是对生命急救能力的切实积累。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救生设备,今天不仅摸到了,还学会了怎么用!”一名四年级学生兴奋地擦拭额头的汗珠,“假人急救时手心都在冒汗,但我知道万一真遇到危险,这些知识能救命。”水库边的清风,吹拂着一张张写满收获的稚嫩脸庞。
双滦四小校长感慨:“纸上谈兵远不如身临其境。这堂水库边的实景课,把安全意识深深‘刻’进了孩子们心里。”
蓝天救援队负责人强调:“暑期是溺水高发期,让孩子真正掌握辨别风险、自救呼救的能力,比被动防护更重要。社会合力撑起保护伞,才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
当防溺水知识走出教室,在真实水岸落地生根,一堂课的意义早已超越技能本身。它如一颗种子,在少年心中萌发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之力,更为社区编织了一张由知识、技能与共治意识构筑的安全防护网——这或许是对“生命至上”最坚实的童年注解。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